新闻资讯 News

瓦斯管使用全攻略 安装 维护与安全注意事项

发表时间:2025-11-14

 瓦斯抽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环节,而瓦斯抽放管作为连接井下与地面的“生命通道”,其安装、维护及安全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矿井安全。本文从标准化安装、智能化维护、全流程安全管控三个维度,系统梳理瓦斯管使用全周期的关键要点。

 
一、标准化安装:构建安全基础框架
(一)路径规划与管材选择
路径设计原则
路径选择需遵循“安全优先、经济合理、施工便利”原则,避开断层、破碎带、高应力区及淋水区域。优先利用运输大巷、回风巷等现有巷道,若需新掘专用巷道,需进行地质稳定性专项论证。路径应尽量短直,减少弯头数量,降低管路阻力与漏气风险。例如,某矿通过优化路径设计,使管路长度缩短20%,年节约抽采成本超百万元。
管材匹配标准
根据瓦斯压力、浓度及环境条件选择管材:
高瓦斯矿井:优先选用无缝钢管或覆层螺旋波纹钢管,其抗拉强度≥680MPa,耐腐蚀性提升5倍,寿命达8-10年。
低瓦斯矿井:可采用PVC实壁管,但需添加25%阻燃剂和8%抗静电剂,氧指数≥38%,表面电阻≤1×10⁶Ω。
特殊环境:在极寒地区(-25℃以下),需采用岩棉套管包裹或注入热油循环系统防冻。
(二)安装工艺规范
固定与支撑
架空敷设:支架间距≤10m,采用8-10号铁丝或卡子固定,确保管路平直无急弯。
沿地敷设:铺设在混凝土基础或专用管枕上,避免直接接触泥土,防止腐蚀。
埋地敷设:沟底铺设100mm厚砂石垫层,管顶覆土厚度≥0.7m,并设置警示标志。
连接与密封
法兰连接:两法兰面平行度偏差≤0.5mm,螺栓对称紧固,扭矩值按管体钢印标注调整,垫片采用耐油橡胶或金属缠绕垫。
焊接连接:焊缝需进行100%超声波检测,合格标准为Ⅰ级焊缝。
快速接头:采用卡压式连接,压力等级≥1.6MPa,密封性测试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.5倍。
辅助装置配置
放水器:在管路低洼处、水平管段末端安装自动放水器,如U形管自动放水器,排水效率提升3倍。
防爆装置:在瓦斯泵出口和用户附近安装多功能安全器,集成防爆、阻焰、隔绝瓦斯源和切断电源功能。
监测仪表:每500m设置压力表、流量计,误差范围≤±1%,并配备数据采集模块。
二、智能化维护:从被动检修到主动预警
(一)在线监测系统
传感器网络
在管路关键节点(钻孔口、分支处、主干管)集成压力、浓度、流量传感器,实时采集数据并上传至云端平台。例如,某矿部署的智能监测系统可每5秒上传一次数据,当瓦斯浓度超过0.5%或压力异常时,自动触发三级预警机制。
AI故障预测
基于历史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,构建管路健康度评估模型。通过分析管壁振动频率、流体阻力变化等参数,提前30天预测管路老化、腐蚀或堵塞风险,将维修成本降低60%。
数字化运维平台
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,运维人员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管路布局图、检测数据及维护记录。系统自动生成巡检任务清单与维修工单,使运维效率提升40%。
(二)定期维护规程
日常检查
外观检查:每日巡检管路有无变形、锈蚀、连接松动,记录压力表读数。
泄漏检测:采用肥皂水法或激光甲烷检测仪,重点检查法兰、焊缝、阀门等部位。
放水器清理:每周清理放水器积尘,确保排水通畅。
季度维护
管路冲洗:用50-60℃温水对冲管路内部积炭,循环2小时后用洁净干氮吹扫。
传动部件润滑:对手动切换阀、旋转节机构涂抹石墨锂基脂,每月保养一次。
电气系统检测:检查防爆接线盒、传感器电缆绝缘性能,确保无破损。
年度大修
管路拆解试验:拆解传动弹簧作5000次张拉试验,刚度减退5%需整体替换。
防腐处理:对井下管路喷涂双组份冷缠底漆,保持30微米防锈层。
系统压力测试:进行1.5倍工作压力的强度试验,保压30分钟无泄漏。
三、全流程安全管控:构建风险防御体系
(一)作业安全规范
人员资质要求
现场作业需由两名具备瓦斯操作资质的员工协同完成,其中一人负责操作,一人监督。夜间作业需保证两盏防爆等级ExdⅡCT4的防眩照明灯同时照射操作面,光照强度≥300lx。
操作流程标准化
测试气体泄漏:将肥皂水涂在管路接口处,若出现气泡则停止操作并更换管线。
连接步骤:检查管体无裂纹或变形,锈蚀面积超10%必须报废;法兰对接后用扭矩扳手紧固螺丝;接缝缠耐火玻璃胶带双层包裹,再用防火泥填充凹槽。
焊接固定:保持与明火最小1.5米距离,现场10米范围设置禁止区标志。
应急处置预案
微量泄漏:关闭前后端球阀,释放汇流腔余压,顺时针旋转减压阀到OFF位置;三人分工行动——组长登记泄漏参数,安全员监测气体浓度,巡检员检查上下游管路。
爆破冲击:操作员用防暴铜铃警示,工班长拉断总闸阀,观察压力缓冲罐指针变动速率,当指针突然降落到绿色区域20%处时,启动备用气源系统。
(二)环境安全管控
通风与防火
作业区域通风量≥4m³/min,瓦斯浓度≤0.5%。
现场10米范围内严禁携带火种或使用电子设备,必须配备两台干粉灭火器。
温度与湿度控制
冬季操作时环境温度≥-25℃,必要时在操作台四周铺设炭晶板暖风补偿。
夏季每次操作不超过1.5小时,中途停检散热时打开端盖散热至少0.5小时。
防静电措施
PVC管材需添加纳米碳管(含量0.5%),表面电阻稳定在3×10⁵Ω。
金属管路连接处采用导电橡胶密封圈(电阻≤10³Ω),配合铜制跨接线消除静电。
结语
标准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,让瓦斯管从“被动防护”升级为“主动预警”的安全防线。通过严格遵循安装规范、构建智能化维护体系、实施全流程安全管控,可显著降低瓦斯泄漏风险,提升矿井安全水平。未来,随着5G、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进一步渗透,瓦斯管将向更轻量化、更智能化方向发展,为煤矿安全治理提供可复制、可扩展的解决方案。

随机新闻
下一篇: 上一篇: